材料1:貝克萊認為,“存在就是被感知”,人的各種感覺構成了事物。黑格爾認為,整個世界是“絕對觀念”的“外化”和產物。(摘自《人類知識原理》和《18世紀末—19世紀初德國哲學》)
材料2:笛卡爾認為,物質和精神是兩種絕對不同的實體,精神的本性是思維,物質的本性是廣延,廣延不是思維,思維不具有廣延。物質和精神互不相關,彼此獨立,兩者都是世界的本原。(摘自《16—18世紀西歐各國哲學》)
材料3:斯賓諾莎認為,物質自然界是唯一的實體,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屬性和具體樣式。思維和廣延不是兩個獨立的實體,而是唯一的物質實體的兩種不同屬性。一切物質都具有思維的屬性,一切個體都有心靈,只是程度不同。(摘自《16—18世紀西歐各國哲學》)
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
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
最新試題
任何上層建筑的產生、存在和發(fā)展,都能直接或間接地從社會的經濟結構中得到說明。
道德是一定生產方式的產物,是對經濟基礎比較直接的反映。
當代中國改革的主要任務是()
凡是適應先進生產力發(fā)展要求、代表人民群眾長遠利益、順應人類文明發(fā)展趨勢的文化,都能起到促進社會進步和發(fā)展的作用。
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(guī)律性,從根本上規(guī)定了社會形態(tài)更替的客觀必然性。
馬克思、恩格斯在展望未來社會時,總是只限于指出未來社會發(fā)展的方向、原則和基本特征。
社會意識消極被動地受制于社會存在,依賴于社會存在。
社會意識產生的基礎是人類的社會實踐,實踐的能動性決定了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的能動性。
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、各地區(qū)在金融業(yè)務、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協(xié)調、相互滲透、相互競爭不斷加強,使全球金融市場更加開放、金融體系更加融合、金融交易更加自由的過程。
同一個歷史人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可能會有不同的歷史作用,但不會出現(xiàn)性質相反的歷史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