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無權利和權利。 (2)義務和優(yōu)先權。 (3)無資格和權力。 (4)責任和豁免。
(1)人格權。 (2)公民人格權。 (3)勞動人格權。
(1)法律與道德的分離。 (2)法律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。 (3)理解法律性質(zhì)的關鍵是規(guī)則的概念以及規(guī)則之間的聯(lián)系。
(1)法律的權威。 (2)良好的司法官員。 (3)簡單晚行的訴訟程序。
(1)防止不可欲的行為和保障可欲的行為。 (2)為私人生活計劃提供便利。 (3)提供服務和福利分配。 (4)解決未規(guī)定的爭端。
(1)國家必須以正式的法律來統(tǒng)治。 (2)執(zhí)行已經(jīng)公布的法律。 (3)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。
最新試題
亞里士多德認為國家最先源于()。
西方法律思想史與西方法哲學的區(qū)別在于()。
斯賓諾莎認為法律形成的基本方式有()。
西方封建社會解體時期的法律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()。
奧古斯丁的主要政治法律著作是()。
蘇格拉底認為法是()。
加爾文主張建立()。
霍布斯認為取得主權建立國家的主要方式是()。
最早提出“天賦人權”概念的思想家是()。
提出“理性的命令就是法律”的思想家是(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