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年1月,某高校教師陳某與甲出版社簽訂出版合同。合同約定的內容中有陳某將其作品《探險歷程》的專有使用權授予甲出版社,使用方式是以圖書、報紙、期刊等紙質出版物形式登載作品的部分或全部內容。甲出版社承諾在收到作品稿件的6個月內先出版圖書,其他權利保留到以后行使。甲出版社出版圖書應向陳某支付版稅;版稅按圖書定價和實際銷售數(shù)結算,銷售數(shù)在5000冊以下(含5000冊)時版稅率為7%,超過5000冊部分的版稅率為8%;圖書出版后先按3000冊預付版稅,以后每年年底按實際銷售數(shù)結算版稅。
2004年3月,乙期刊社從甲出版社的《新書預告》中了解到《探險歷程》即將出版,于是找到陳某,希望在其所辦期刊《耳聞目見》上發(fā)表書評來介紹該書。陳某表示同意。在將書稿電子文本交給乙期刊社時,陳某強調說明該稿內容只能用于撰寫書評時作參考,不可作他用。2004年5月中旬,乙期刊社在《耳聞目見》上刊登了一篇名為《(探險歷程)述評》的文章,全文長達數(shù)萬字,除在開頭加了200字左右的“按語”介紹作者身份和該書創(chuàng)作背景外,其余全部是《探險歷程》的基本內容,僅稍作刪節(jié)。同月下旬,甲出版社的《探險歷程》一書出版。該書定價15元,首次印刷6000冊,發(fā)往各地書店寄銷。2004年10月重印5000冊,陸續(xù)給書店添貨。
甲出版社2004年從書店獲得4000冊《探險歷程》的銷售款,2005年獲得5500冊書的銷售款。但是,按合同約定向陳某預付版稅后,甲出版社由于獲知期刊《耳聞目見》登載《(探險歷程)述評》一文是由于陳某把書稿又交給了乙期刊社,便不再支付版稅。陳某于2006年2月要求甲出版社支付版稅,甲出版社以陳某已違約為由而不同意支付。陳某承認曾將書稿電子文本交給乙期刊社,但說當時已經強調說明“只能用于撰寫書評時作參考,不可作他用”,是乙期刊社擅自違約登載。甲出版社經過核實后,認為責任在乙期刊社,陳某沒有違約,因此向陳某道歉,并愿意立即補付版稅,同時希望陳某與甲出版社一起起訴乙期刊社。陳某表示理解甲出版社的做法,并同意共同起訴乙期刊社。
在法庭上,乙期刊社對陳某陳述的事實沒有提出異議,但辯稱《耳聞目見》刊登書評是事先經作者同意的,且文章已說明《探險歷程》的作者為陳某,這種行為是合理使用,不構成侵權。
法院審理后認為:乙期刊社的抗辯理由不能成立,其行為侵犯了陳某和甲出版社的權利。
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
- 出版專業(yè)技術人員職業(yè)資格考試出版專業(yè)基礎知識四( 初級)2016年
- 出版專業(yè)技術人員職業(yè)資格考試出版專業(yè)理論與實務( 初級)真題2015年
- 出版專業(yè)技術人員職業(yè)資格考試出版專業(yè)基礎知識三( 初級)2016年
- 出版專業(yè)技術人員職業(yè)資格考試出版專業(yè)基礎知識一( 初級)2016年
- 出版專業(yè)技術人員職業(yè)資格考試出版專業(yè)理論與實務( 初級)真題2012年
- 出版專業(yè)技術人員職業(yè)資格考試出版專業(yè)基礎知識二( 初級)2016年
- 出版專業(yè)技術人員職業(yè)資格考試出版專業(yè)基礎知識( 初級)真題2015年
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
最新試題
為什么法院認定《歲月回放》的轉載不屬于法定許可范圍?
甲出版社和乙網上書店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具體包括哪些內容?
到2011年年底,A出版社支付給李東的電子書稅前版稅是多少?
從圖書出版規(guī)范的角度看,甲出版社在涉案圖書的譯者署名方面是否有過失?為什么?
2010年年底,甲出版社應向趙武支付稅前版稅多少元?
張東的下列著作權權利中,受到甲出版社和乙網上書店侵犯的有哪些?請作選擇回答。()
為什么周藍應獲得稿酬?
乙報社連載涉案圖書內容的行為是否合法?為什么?
首次印刷,A出版社支付給李東的稅前稿酬總額是多少?
甲出版社關于印數(shù)稿酬的辯解能否成立?為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