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答題

閱讀案例,并回答問題。案例:下面是某初中化學教師講授“元素”的教學片段。
[社會導入]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,經(jīng)常看到勸人們“補鐵”“補鈣”的廣告,這里的“鐵”“鈣”指的就是元素,類似這樣的元素你還知道哪些?請分組討論并填寫下表。
[投影表格]

[學生交流討論]
[銜接轉入]元素在自然界中是怎樣存在的?各種元素含量如何?下面我們就先來認識地殼中存在的各種元素。地殼是由沙、黏土、巖石等組成的。那么,這些物質(zhì)主要含哪些元素?各元素的含量如何?科學家們進行了長期考察和測定,最終有了較全面的認識。
[指導閱讀]學生閱讀課本。
[小結]地殼中各元素按質(zhì)量計,由多到少的順序為:氧、硅、鋁、鐵……記作一只羊、二只龜、三頭驢,用鐵鍋煮。
[提問]地殼中含量較大的元素有哪些?它們在地殼中是如何存在的呢?
[學生查閱資料獲取答案][提
問]水占人體體重的70%左右,猜想我們?nèi)梭w細胞中含量較多的元素有哪些?
[學生回答]有氧元素、氫元素。因為水是由氫元素、氧元素組成的。
[指導閱讀]學生閱讀課本。
[提問]生物體中元素含量居前三位的是什么?地殼中這三種元素的含量多嗎?[
學生回答]氧、碳、氫。氧元素很多,而氫元素、碳元素較少。[師生交流]生活中常見的藥品或一些商品的標簽,查看各元素的含量,并交流討論、繪制圖表。教師給予激勵性評價。
問題:
(1)不同種元素最本質(zhì)的區(qū)別是_______。
(2)與元素的化學性質(zhì)關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。
(3)該教師采用的教學組織形式是否符合該部分內(nèi)容的課程標準?并加以說明。
(4)試說明教學內(nèi)容是否一定要采用科學探究的方式教學?為什么?


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

4.問答題閱讀案例,并回答問題。案例:以下是三位教師在進行“燃燒和滅火”一節(jié)的教學時引入環(huán)節(jié)的設計方案。方案一:教師給學生預備了實驗用品,包括:酒精燈、火柴、紙條、煤塊、小石塊、坩堝鉗。教師給學生的任務是:每組從實驗用品中選定一種物質(zhì)為操作對象,在30s內(nèi)動手讓這種物質(zhì)燃燒,并且當教師數(shù)到30s時燃燒要恰好停止?;顒咏Y束后,全班交流活動中的感受,討論:你是怎么讓物品燃燒的?燃燒的物品又是在什么情況下熄滅的?燃燒和滅火的條件是什么?方案二:教師向學生展示了多屆奧運會火炬的點火方案,如悉尼奧運會的水下點火,我國在珠穆朗瑪峰的火炬?zhèn)鬟f等,同時介紹了不同的點火方案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是什么。進而提出問題:在討論點火問題時.研究人員必須思考哪些問題?燃燒的條件是什么?方案三:教師向學生演示二氧化碳既生火又滅火的實驗:同一個大燒杯中一邊放入點燃的蠟燭,另一邊放入一塊包著淡黃色粉末的脫脂棉,將一集氣瓶二氧化碳傾倒入燒杯,蠟燭熄滅,棉花卻燃燒起來。教師提出問題,蠟燭為什么會熄滅,棉花為什么會燃燒?燃燒和滅火的條件是什么?請結合上述三個引入方案,回答下列問題:(1)請簡析上述三個教學引入方案各自的特點是什么?(2)你認為選取和使用情境素材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?(3)從情境素材的選取和使用方面評價上述三個方案。
5.問答題

閱讀案例,并回答問題。
案例:
下面是兩位初中化學教師講授“分子與原子”的教學實錄。
[張老師的教學實錄]
[社會引入]投影flash動畫。畫面1:曬衣服,水去哪兒了?畫面2:路過花店聞到花香。畫面3:糖入水,糖不見了。以上幾種現(xiàn)象在生活中司空見慣,我們一起學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識以后,就可以解釋以上現(xiàn)象了。
[演示實驗]品紅在水中擴散,并提問學生,你看見了什么?怎樣解釋這種現(xiàn)象?
[得出結論]宏觀物質(zhì)都是由微小的粒子——分子、原子構成的。分子、原子是真實存在的。
[演示實驗]A燒杯是水,水中滴加酚酞試劑,得到無色溶液;B燒杯中是濃氨水。用一只大燒杯把A、B兩燒杯罩在一起。幾分鐘后,觀察到小燒杯A中的溶液變成了紅色。上述現(xiàn)象說明了什么?并用簡單的實驗證明自己的解釋。
[學生猜想]①A燒杯內(nèi)滴入的酚酞要過一會兒才能變紅,與B燒杯無關。②大燒杯壁上沾有某種物質(zhì),散發(fā)出的肉眼看不見的微粒與燒杯A中的溶液接觸,使其變紅。③燒杯B中的濃氨水散發(fā)出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微粒,慢慢溶解到燒杯A的溶液中,使A中溶液變成紅色。
[設計方案,進行探究]①用潔凈燒杯C裝水,滴加酚酞試劑。靜置,觀察現(xiàn)象,將其單獨罩在大燒杯里,觀察現(xiàn)象。
②另取兩只燒杯,重新配好A燒杯中的溶液,B燒杯內(nèi)用蒸餾水代替濃氨水,用大燒杯罩住A、B燒杯,觀察現(xiàn)象。
③小心聞B燒杯的濃氨水,嗅到刺激性氣味。取出濃氨水少量于試管中,滴入酚酞試劑,觀察現(xiàn)象。
[得出結論]
①氨水能使酚酞試劑變紅。
②B燒杯濃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見的微粒逸出,有些微粒進入A燒杯中的溶液,使溶液成分改變,顏色變紅。
[分組實驗]A組:一杯開水,一杯冷水,同時放入質(zhì)量相當?shù)钠芳t,觀察現(xiàn)象。
B組:兩個集氣瓶,下面一個集氣瓶盛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,上面一個集氣瓶盛空氣,抽走中間玻璃片,觀察現(xiàn)象。
C組:①50mL水與50mL水混合;②50mL酒精與50mL酒精混合;③50mL水與50mL酒精混合。觀察現(xiàn)象。
D組:各取兩支大小相同的醫(yī)用注射器,將活塞向外拉,分別吸入等體積的空氣和水,用手指頂住針筒末端的小孔,將活塞慢慢推入。
[得到結論]分子總是不斷地運動的,溫度越高,運動速率越快。分子之間有間隔,氣態(tài)物質(zhì)的微粒間隔比較大,固態(tài)、液態(tài)物質(zhì)的微粒間隔比較小。
[投影]①幾種常見分子模型;②模擬空氣中的氮氣分子、氧氣分子、水分子、氦原子等微粒模型以及運動情況。
[知識梳理]①物質(zhì)是由分子、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;②分子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隔;③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。
[模型演示]①水的蒸發(fā)與水的分解(一人演示一人解說);②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氣體。
[分析]
[得到結論]
①化學變化前后,分子發(fā)生改變。
②分子是保持物質(zhì)化學性質(zhì)的最小粒子。
[質(zhì)疑探究]化學變化中,分子是如何改變的呢?
[投影]①水分子分解過程(flash動畫);②氧化汞分子分解過程(flash動畫)。
[得到結論]
①化學變化的實質(zhì)是分子分成原子,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。
②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。
③分子、原子的區(qū)別:在化學變化中,分子可分,原子不可分。
④原子可以結合形成分子,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(zhì)。
[李老師的教學實錄]
[激趣導入]展示一束灑了香水的絹花。
[提問]你們聞到了什么氣味?它能夠看見嗎?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?
[演示實驗]品紅擴散實驗。
[提問]品紅為什么消失?整杯水為什么變紅了?
[播放動畫]品紅分子在水中擴散的微觀過程。
[講解]聞到花的香味,原來花中有香味物質(zhì)的顆粒擴散到空氣中飄進我們鼻孔。其實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現(xiàn)象,科學家們已利用科學技術證明了物質(zhì)是由一些看不見的粒子構成的,它們就是分子和原子。
[結論]宏觀物質(zhì)是由微小的粒子——分子、原子等構成的。分子、原子是真實存在的。
[提問]水也是由分子構成的,水分子看不見,為什么卻能看見水?
[投影]經(jīng)測定:一個水分子的質(zhì)量約是3×10kg,一滴水中大約有1.67×10個水分子。
[得出結論1]分子的質(zhì)量和體積非常小。
[講述]從課堂開始時的品紅消失實驗和聞到的香水味以及動畫,我們猜想分子是運動的,但這并不能讓我們信服,下面我們用實驗來探究一下分子的運動。
[演示實驗]氨水使鐵樹上的棉花小球依次變紅。
[提問]觀察到什么現(xiàn)象?氨水并沒有與棉花上的酚酞接觸,棉花上的酚酞變紅原因是什么?以上實驗得出什么結論呢?
[得出結論2]分子是不斷運動的。
[提問]若改變溫度對分子運動有什么影響?
[演示實驗]把同樣大小的糖放入同等質(zhì)量的冷水和熱水中。
[得出結論3]溫度越高,分子運動越快。
[演示實驗]將兩支量筒中各量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,然后都倒入100mL量筒中觀察是否是100mL呢?
[提問]混合后的體積是兩者之和嗎?出現(xiàn)這種現(xiàn)象的原因是什么呢?
[得出結論4]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。
[演示實驗]用注射器分別抽取等體積的水和空氣,用手指堵住針頭口,推壓活塞,感受推壓的難易。
[小結]氣體分子間的間隔較大,容易被壓縮;而液體、固體分子間的間隔較小,不易被壓縮。
[動畫演示]水蒸發(fā)的微觀過程示意圖和電解水的微觀過程示意圖。
[總結]物理變化:構成物質(zhì)的分子本身沒有改變,只是分子間隔發(fā)生了變化。
化學變化:分子本身發(fā)生了變化,變成了新的分子。
化學變化的實質(zhì):分子分成原子,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。
[小結]分子是保持物質(zhì)化學性質(zhì)的最小微粒。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。
[動畫演示]氧化汞分子分解過程(flash動畫)。
[總結]①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;分子可以再分,分子原子都可以構成物質(zhì)。
②化學變化的實質(zhì)是分子分成原子,原予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。
③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。
④分子、原子的區(qū)別:在化學變化中,分子可分,原子不可分。
⑤原子可以結合形成分子,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(zhì)。
請結合兩位老師的教學實錄,回答下列問題:
(1)比較兩位老師實驗教學中的不同點。
(2)兩位老師如何體現(xiàn)探究教學的基本程序?
(3)在該課程中,探究式教學和接受式教學相比的優(yōu)缺點。
(4)化學實驗探究教學中,試比較兩位老師進行小結的異同?
(5)結合該課,簡單談談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