材料一
我原來在小學是個很愛提問的人,可是每次提問都被否定了。記得有一次,甲老師在教古詩《春曉》時,我覺得有疑問,就問:“老師說詩人春天好睡覺,連天亮都不曉得,那他夜里怎么能聽見風雨聲呢?”甲老師很不以為然地說:“這有什么奇怪的?早上起床到外面一看不就知道了嗎?”我還想再問,老師揮手讓我坐下,環(huán)視一下全班同學,多少帶點嘲笑口吻說道:“大家說說看,是他對還是老師對?”同學們毫不猶豫地回答:“老師對!”當時我感到很尷尬,竟然對自己的判斷產(chǎn)生了無端的懷疑。我上了中學以后,就很少提問了。
材料二
在課堂上,乙老師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請大家獨立思考回答。她所提的最后一個問題是:“……這個故事里有一處錯誤,誰能把它找出來?”
大家紛紛打開課本,開始認真地閱讀,過了一會,一個孩子高高舉起手說:“老師,我發(fā)現(xiàn)了錯誤。明明說好到午夜十二點的時候,一切東西都變回原來的樣子,可灰姑娘的水晶鞋卻沒有變,這就是錯誤。”“太棒了!”老師示意他坐下后,對全班同學說:“孩子們,你們看,偉大的作家也會犯錯誤。我敢肯定,將來你們中間如果有人成為作家,一定比他還要棒,我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。”同學們頻頻點頭。
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
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
最新試題
發(fā)揮學生主體性的前提條件是承認學生的()。
20世紀末,中國開始的“素質(zhì)教育運動”的理論基礎(chǔ)是()。
如何理解從“要給學生一滴水,老師必須有一杯水”到“要給學生一滴水,老師必須有一條常流常新的河”的轉(zhuǎn)變?
請根據(jù)材料分析甲乙兩位老師不同的學生觀。
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(chǔ)是()。
依據(jù)育人為本的理念,教師的下列做法中,不正確的是()。
“最近發(fā)展區(qū)”是由()提出來的。
馬克思主義關(guān)于人的全面發(fā)展的內(nèi)涵是指()。
學生是生活在一定社會關(guān)系中的具有特定的()屬性的人。
學生是生活在一定社會關(guān)系中的獨立個體,他們具有特定的()。